please contact

欢迎来查询本公司产品

paul chin

012 4508086


mslifecode@gmail.com


mslifecode@hotmail.com


http://www.oneteamwalk.blogspot.com/

芳香温灸棒



艾灸: 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。艾灸有温阳补气、温经通络、消瘀散结、补中益气的作用。 中医认为,数九寒天阳气最弱,冬至开始阳气始升,在“三九天”行穴贴敷,可以达到通经散寒、温肺逐痰、健脾补肾、活血止痛等功效。 冬季的传统养生方法很多,尤其是艾灸,可以灸一下保健穴位,如足三里、中脘、关元、气海等。肚脐里是神阙穴,对补益元气十分重要。 艾灸产生于我国远古时代,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,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,通常针、灸并用,故称为针灸温灸。


艾灸的副作用

艾灸是一种纯天然自然疗法,艾灸本身是不会产生副作用的。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错误的判断了身体的体质,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穴位,从而造成的身体的不适,经过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可以调节过来的。只要操作方法得当,穴位掌握准确,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。
艾灸是一种物理和药理结合的中医疗法。是绿色自然疗法,起源于中国古代,是艾草制成的艾绒燃烧来治病养生的方法。正是因为它的绿色天然一直流传至今。艾灸疗法调理要有耐心,勿急于求成,灸从久,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,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对于养生保健,更要持之以恒。 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,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、疲倦、口干、全身不适等反应,一般不需顾忌,继续施灸即能消失。




施灸时,将艾绒或加掺药物,装入温灸器的小筒,点燃后,将温灸器之盖扣好,也可以将灸条直接点燃放进灸筒,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,进行熨灸,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。有调和气血,温中散寒的作用。


编辑本段注意事项
1、温灸时先灸左方,再灸右方。
2、灸器点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,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,以致烫伤,如悬空太久,可先以手掌将灸器之温度搓低后再继续使用,每隔一段时间,应将灸器敲除支。
3、每使用灸条二至三条后,在灸器控制口会产生温灸油垢,应以毛刷清洗,以保持灸条之通畅。
4、熄火时,只要将上端弹簧部分按下同时倒置灸器使灸条滑入管内,停留10秒钟即熄灭。
5、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。
6、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(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),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;
7、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。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;过饥、过饱、酒醉禁灸;孕妇禁用;身体发炎部位禁灸!
详细方法:1、首先将艾条外面的一层包装纸撕掉,再将艾条点燃。
2、将温灸棒拿在手中,水平将艾条放进温灸棒里。
3、放进去之后将温灸棒直线状拿着,然后在有弹簧的那一头往下按一按,艾条就会下去温灸棒可以滚动的那部分。
4、完成以上步骤后,烟会从小孔里面冒出来,这这是就可以开始温灸了!

灸后的反应有那些

1、皮肤潮红
2、灸泡
3、灸疮
4、口渴
5、灸感传导
6、排病反应

灸后反应的处理

1、灸泡怎么处理:用针刺破水泡。可以用药店卖的一次性的梅花针,也可以用家里缝衣服的针,但要消毒之后才能使用。刺破水泡后,需要医用棉签或棉球吸干水泡中的渗出液。未变成灸疮前可不盖熬料。出灸泡的时候要注意保护起泡出的皮肤,避免衣服摩擦,未变成灸疮钱可不盖熬料
2、灸疮怎么处理:灸疮溃烂出脓一般先从灸痂周围开始,在灸后25-30天黑痂脱落。灸疮溃发后,每天在灸疮周围75%的酒精棉球消毒,用于棉球吸干表面脓液,不可以清理脓苔,否则不仅会引起灸疮疼痛,而且还会阻碍脓液外渗。

人体穴道
头正面的穴道
头背面的穴道
头侧面的穴道
胸腹部的穴道
腰背部的穴道
上肢内侧的穴道
上肢外侧的穴道
下肢内侧的穴道
下肢外侧的穴道



灸足三里: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,为五月俞穴之一, 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。具有健脾胃,助运化,调气血,扶正气,壮元阳,桔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,俗话说. "若要安 (足)三里不干",是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。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脓灸。


灸关元穴:
关元属任脉经穴,为足二阴与任脉之会,手太阳小肠的募穴。具有温肾固精,益气回阳,培元固本,理气和血,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,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,促进垂体 …性腺功能,提高机体免疫力,防病强身保健。古人有"关元主诸虚百才员"。对防治遗尿、遗精,习惯性便秘等有较好效果。为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。
灸气海穴:
 气海穴属任脉经穴,为保健要穴。具有培补元气,益肾固精,调理冲任及强壮作用,灸之能调整胃肠及肾的功能,提高机体免疫力。对腹泻、遗尿、阳痪、遗精、月经不调、崩漏、中风、不孕有防治作用。古人有"气海者,人元气所生之地也".
灸肾俞穴: 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之背俞穴,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背,聪耳明目,壮骨健身,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。灸之能调整肾;功能,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,调整膀脱张力,兴奋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,主治肾虚腰痛,精少早哀,诸虚百才员等。对肾虚腰痛、遗精、阳痪、早泄、遗尿、哮喘等有防治作用。
灸膏育俞穴:
膏育俞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之背俞穴,有调整肺气,养阴润肺,补虚益损的功效。灸之能缓解支气管症, 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,防治肺结核、支气管炎、哮喘、虚劳及一切血证。
灸风门穴:
 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脱经穴,为足太阳膀脱经与督脉交会穴,又称、热府,是风邪出入之门户。具有宜肺解表, 疏散风邪,调整气机的功效。灸之能调整肺功能,增强肺通气量。主治一切风证,防治感冒、鼻炎、肺炎、中风、面瘫等。
灸三阴交穴: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穴,为足三阴经之交会,具有保健和胃,调补肝肾,调理经血,主生殖的作用。。主治肝、脾、肾三脏的疾病。防治各种类型的心脏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精神神经病和妇科病等多种疾病。
风池穴;风池穴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,深层为头夹肌;有枕动、静脉分支;布有枕小神经之支。具有松弛肌肉,缓解肌肉僵紧的作用。对头痛,眩晕,颈项强痛,目赤痛,目泪出,鼻渊,鼻出血,耳聋,气闭,中风,口眼歪斜,疟疾,热病,感冒,瘿气等疾病的防治。 大椎穴;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。有腰背筋膜,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;有第1肋间后动、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;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。常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。现代研究证实,灸大椎穴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,改善肺功能,对血小板和白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。
涌泉穴
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、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。常用于头痛、失眠、腰痛、小儿惊风等症的防治,是老年保健要穴。常灸涌泉穴有养心安神、补肾壮阳、益寿延年的作用。



灸身柱穴
身柱穴属督脉,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。
身柱有理肺气,补虚损,解疗毒,宁神志的功效。
灸身柱能温补元阳,调和气血,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,现代研究认为,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,可以防止神经衰弱,失眠症,头痛的发作,可以防止疲劳,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。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,如消化不良,吐乳,泄泻,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。此外,对精神萎靡、夜哭,呼吸系统的哮喘、气管炎、百日咳、感冒、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。《养生一言草》 载:小儿每月灸身柱、天枢,可保无病。
灸大椎穴
大椎穴属督脉,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,
大椎穴又名百劳穴,是督脉、手足三阳经、阳维脉之会,有“诸阳之会”和“阳脉之海”之称。此穴有解表、疏风、散寒,温阳、通阳、清心、宁神、健脑、消除疲劳、增强体质、强壮全身的作用,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,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,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,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。艾灸此穴,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,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、头胀、头晕,伏案或低头过度引 起的项强不适、颈椎病,血管紧张性头痛等。
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,艾灸大椎穴,能防治感冒、气管炎、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,还可用于肺气肿、哮喘的防治。
灸中脘穴
中脘穴属任脉,位于腹部正中线,脐上4寸。
中脘穴有调胃补气、化湿和中、降逆止呕的作用。《甲乙经》载:“胃胀者腹满胃脘痛,鼻闻焦臭妨于食,大便难,中脘主之,亦取章门。”又载:“伤忧思气积,中脘主之。”《玉龙歌》说:“黄疽四肢无力,中脘、足三里。”实验观察发现,艾灸小白鼠“中脘”穴,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,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,幽门立即开放,胃下缘轻度提高,空肠黏膜皱襞增深、肠动力增强。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,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,对于胃脘胀痛、呕吐、呢逆、吞酸、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。
灸关元穴
关元属任脉,位于腹部正中线,脐下3寸 。
该穴为小肠之“募穴”,足三阴经、任脉之会,一身元气之所在。别名“丹田”。《难经·六十六难》集注中杨玄操说:“丹田者,人之根本也,精神之所藏,五气之根元,太子之府也。”中医学认为,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、化生精气之处。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,浊阴下降,元阳温暖,血液充盈,能培肾固本,补气回阳,通调冲任、理气活血。艾灸关元,能治积冷,男子疝气,梦遗淋浊,女子瘕聚,经产带下,诸虚百损。现代研究发现: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,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,从而使得每博指数 (SI)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(LVSWI)稳定增加。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,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,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,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。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、尿频,隆闭、少腹胀痛,脱肛、疝气、遗精,白浊、阳痿、早泄,月经不调、经闭、痛经、崩漏、恶露不尽、不孕,中风脱证、虚劳赢瘦等。
灸气海穴
气海属任脉,位于腹部正中线,脐下1.5寸。
灸气海有延年益寿、养生保健的作用。据们《旧唐书》卷一百六十五载,柳公度年八十余,步履轻便,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,他说:“吾初无术,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,气海常温耳。”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,滋荣百脉,益肾固精,保健强身,解除疲劳等。据《窦材灸法》 记载:“上消病,日饮水三至五升,及心肺壅热,又吃冷物,伤肺肾之气……春灸气海,秋灸关元三百壮,口生津液。"认为灸气海能预防xxx。日本代田文志(现代日本针灸学家)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,他说:为顿挫阑尾炎而灸 20~3O 壮。
现代研究认为: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、大便不通、泄痢不止,遗尿、遗精、阳痿、滑精,闭经、崩漏、带下、子宫脱垂,中风脱证、脘腹胀痛、气喘、疝气,失眠、神经衰弱、肠炎等 。
灸神阙穴
神阙(肚脐)属任脉经.又名脐中 。
艾灸神阙穴,有温补元气,健运脾胃,固脱复苏之功效。现代研究发现,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,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,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,其杀伤细胞活性,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,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,若间日连续灸,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。
灸神阙还能治泄泻、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。据《窦材灸法》载:“肠癖下血,久不止,此饮食冷物,损大肠气也,灸神阙穴三百壮;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,对泄泻、绕脐腹痛、脱肛、中风脱证、角弓反张、产后尿潴留、慢性腹泻、皮肤瘙痒、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。
灸足三里穴
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.位于小腿的前外侧,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。
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.具有调理脾胃.健运脾阳,温中散寒,补中益气,调和气血.宣通气机,导气下行,补虚强身的作用。《甲乙经》载:“五脏六腑之胀,皆取三里,三里者,胀之要穴。”《外台科要》载:凡人年三十以上,若不灸三里,令人气上眼暗,所以三里下气也。《医说》羹:若要安.三里莫要干。《针灸大成》载:中风预防灸,若有中风先兆时“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,各三壮 ”,“春交夏时,夏交秋时.俱宜灸.常令二足(足二里)有灸疮为妙。《江间式心身锻炼法》载:“无病长寿法.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,寿至二百余岁。”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穴.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.具有降血压的作用.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,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.并有扩张血管,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,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。艾灸足三里,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,改善铜、锌代谢.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。
艾灸足三里,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、食欲不振,消化吸收不良、急慢性胃炎、口腔及胃溃疡、胃下垂、腹泻、便秘,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、低血压、动脉粥样硬化、冠心病、心绞痛、脑血管意外,对呼吸系统的感冒、肺结核,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、小便不通、遗精,阳痿、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。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,解除疲劳,调节神经,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,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
灸三阴交穴
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,位于小腿内侧,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 。
三阴交是足三阴经(脾经、肾经、肝经)的交会穴,对肝、脾、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,具有健脾和胃化湿,疏肝益肾,调经血,主生殖的功能。中医学文献记载,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,心腹胀满,不思饮食,痹痛身重,四肢不举,腹胀肠鸣,溏泄,小便不利,疝气,梦遗失精,脐下痛不可忍,漏血不止,月水不止等。《甲乙经》载:足下热胫痛,不能久立,湿痹不能行,三阴交主之 。《外台秘要》集验:灸丈夫梦泄法,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。
《千金要方》载:内踝上3寸绝骨宛宛中灸五十壮。主咳逆,虚劳寒损、忧恚,筋骨挛痛…疵气、痔血……凡二十二种病,皆当灸之也。《眼科锦囊》载:上睑低垂轻证者,灸三阴交。
现代医学认为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,小便不利,膀胱炎,急、慢性肾炎,睾丸炎,阳痿,遗精,遗尿,月经不调,经闭崩漏,产后血晕。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、神经衰弱、心悸,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病、高血压,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、肠鸣腹胀、泄泻、消化不良、腹痛、便血、便秘 等都有防治作用。
延年益寿保健灸
穴位:
足三里(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,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)、气海(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.5寸处)、关元(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)

no1 痛经
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,让你如堕深渊。昨天还花枝招展,今天就像霜打的
茄子趴在床上不想动弹,四肢发软、小腹坠痛。面对痛经,你不必一忍再忍,现在就让艾灸来帮你吧。

“艾”护有方
中医认为,痛经多是气滞血瘀、阳虚内寒所致。对付痛经,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艾灸熏你的小腹,顺着你的神阙穴往下熏,热度以你能承受为限。
用艾灸缓解痛经,在时间上是有讲究的,最好在开始来月经前一周进行,每天晚上睡觉前熏5分钟,直到你月经来了为止。需要注意的是,艾灸时要注意避免身体受凉,经期尽量避免进行艾灸。最好到口碑好的中药店购买艾条,品质好才能保证疗效。
寻找穴位:神阙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,脐中央,俗称肚脐眼。

no2 盆腔炎
盆腔犹如女人的“聚宝盆”,里面装着女人特有的秘密武器,可即便我们知道了它的重要性,一不留神也会让它受委屈:下腹痛、白带增多、发烧,有时感觉恶心、全身乏力,这些都是盆腔炎的典型症状。

“艾”护有方
每天艾灸三阴交穴,每次灸20—30分钟,七天一疗程,休息一两天后,再进行第二疗程,一般灸1—2个疗程。除了灸三阴交穴,也可灸腹部压痛点。灸痛点能疏通经络,促进气血循环及炎症消散。另外,灸三阴交穴还能补脾肾,助运化,通经络。
寻找穴位: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,足内踝上缘三指宽,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。

no3 黑眼圈
今天镜子里的你模样可憎:怎么一脸疲态?怎么看起来像生病了?这都是黑眼圈惹的祸!顶着两个大大的熊猫眼,让我们
如何能自在地面对外人呢?
“艾”护有方
虽说是“黑眼圈”,仔细看看,其实是有些发青的黑。中医认为,五色里青对应肝,黑对应肾,所以偏重青色的要着重补肝,偏重黑色的要着重补肾。
补肝血要用肝腧、膈腧。膈腧又叫“血会”,是调阴血的要穴。除了上面说的,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穴——三阴交。《红楼梦》里说,女子是水做的。这话不假,女子就要补“水”,也就是中医里的阴,所以三阴交又叫“女三里”。这儿比其他地方敏感,按下去有胀疼的感觉。每天在这三处按摩、艾灸各5分钟即可,10天为一个疗程。
寻找穴位:肝腧位于背部脊椎旁,第九胸椎棘突下,左右二指宽处;膈腧穴位于身体背部,在第七胸椎棘突下,左右旁开二指宽处。这两个穴位都在后背,艾灸的时候比较费劲,需要家人帮忙。

no4 手脚冰凉
你是不是总怕冷?不要说在冬天,即使到了天气转暖的春天,也总是觉得身上没有热气,尤其晚上睡觉,那双脚总是半宿都暖和不过来?

“艾”护有方
太溪穴对手脚冰冷极其有效,在每天反复刺激之下,不觉间便忘记了手脚冰冷这回事了。阳池这个名字就意味着囤聚太阳的热量。阳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,只要刺激这一穴位,便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,温和身体。
寻找穴位:太溪穴在脚踝内侧的旁边。从足踝内侧中央起,往脚趾后方触摸,在足踝内侧和跟腱之间,有一个大凹陷。这凹陷中间,可感到动脉跳动之处的即是太溪穴。阳池穴在人的手背手腕上,位置正好在手背间骨的集合部位。先将手背往上翘,在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,在靠近手背那一侧的皱褶上按压,在中心处会找到一个压痛点,这个点就是阳池穴了。

no5 肥胖
“胖”是多少女人的心头恨!听听那首叫《减肥敢死队》的歌儿里唱的:“来吧胖妹妹,最后的机会,来参加减肥敢死队,不吃饭不喝水,没有路可退,拧断腰,跑细腿,为了爱和美,爱和美……”生命不息,减肥不止,这辈子注定要和肥胖死磕到底了!

“艾”护有方
艾草确实是一种最适合东方人实现“苗条”需求的工具,肥胖者的肠胃消化吸收功能一般都过于亢进,灸疗可以促进新陈代谢,从而达到减肥效果。常艾灸中脘穴可以帮助调整食欲,使食欲趋于平衡的状态。而常艾灸关元穴可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,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,促进腹腔内的淋巴循环。每个穴位灸10分钟左右,每天或隔天一次,10次为一疗程。
寻找穴位:中脘在脐上4寸,腹中线上,最好仰卧取穴;关元在脐下3寸,腹中线上,也需仰卧取穴。

no6 乳腺增生
女人们总是很在意胸部的大小和美感,对胸部的保健却关注很少,这也是体检时多数女人都会有乳腺增生的最大原因。女性的乳房分布着经络系统,只要这些经络是通畅的,就可以让我们的乳房保持健康。

“艾”护有方
乳腺增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导管的阻塞,血液循环不良、淋巴管毒素过多,都会导致乳腺管堵塞。所以,保养乳房的首要方式是疏通。要选取的穴位分别是:阿是穴,即乳腺增生肿块处;肩井穴、天突穴、肝腧、三阴交。每天艾灸一次,每次每穴10-15分钟,10天为一个疗程。
寻找穴位: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,肩部最高处;天突穴位于颈部,胸骨上窝中央。

no7 慢性疲劳
不仅心累,身体也疲劳乏力、反应迟钝、活力降低,对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,常常感觉焦虑、烦乱、无聊和无助,到医院里检查,却什么毛病也没有。处于疲劳状态的人,就像面临悬崖,如果有人拉一把,就能回到健康,如果再前进一步,就会坠入疾病的深渊。

“艾”护有方
足三里、气海、关元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。每次可分组进行灸疗,第一组,关元、气海、左侧足三里;第二组,关元、气海、右侧足三里。选准穴位后,点燃艾条,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,每穴悬灸10分钟,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。第二天用同样的
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。如此交替悬灸,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。休息一周,再继续第二个疗程。
寻找穴位: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,外膝眼下四横指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;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.5寸处。


中医艾灸 可预防骨质疏松


患者取俯卧位,取第二腰椎棘突下两侧各旁开1.5寸为肾腧穴。用温和灸,将艾条点燃的一端,靠近肾俞穴熏灼(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),如病人有温热舒适感觉,就固定不动,灸至皮肤稍红晕即可,一般灸约10~15分钟,隔日一次,每月灸10次。
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老年性退化、性激素缺乏等关系密切。肾主骨,骨骼的生理功能与肾精有密切关系。肾藏精,精生髓,髓又能养骨,故中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肾精不足有关。
肾俞为背俞穴之一,为肾脏之气输注之处,临床曾报道过刺激肾俞穴,可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关节、肌肉、韧带功能,增强患者活动能力。艾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、疏通经络、活血祛痹、补虚助阳以及防病保健的功效,男女老幼皆可应用。艾灸肾俞穴可以益肾纳气、填精补髓、强腰健脊。本方法与目前临床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其他方法相比,在降低医疗费用和预防不良反应等方面,具有明显优势。


艾灸曲池穴可以有效预防中风


日本有“老年时灸曲池,促耳聪目明,预防中风”的习俗。
  药灸曲池穴对血压确实有良性的调节作用。血压异常者进行曲池穴保健灸后,明显提高每分钟心搏出量,平均收缩压,同时明显降低总外周阻力,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。
  中医认为,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,主治中风。灸疗的方法有很多种,普通人用直接灸的方法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效果。